上石橋田園千山風景區比較好玩,
位于千山風景區的上石橋村不但自然風光優美,還是大黃杏、南果梨、葡萄等果品的主產地,經過幾年的發展,上石橋村已經成為集農家風味、采摘、垂釣于一體的旅游村,每逢節假日,游客絡繹不絕,從2010年至今已經接待了幾十萬人次游客。發展農事旅游,不但滿足了廣大市民周邊游的需求,更讓上石橋村村民從中受益,全村723戶居民90%以上都從事農事旅游,解決了以往賣果難等問題,村民收入比原來提高三成左右。該村葡萄種植戶劉福純說:發展農事旅游讓大家的果品不愁賣了,價錢也提上來了,農戶們都愿意增加,投入改良品種,提升果品質量,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咱農民的日子更有盼頭了。
千山風景區除依托千山的旅游資源外,注重創新千山旅游的新模式。此次采摘旅游節活動就是以上石橋村田園風光、自然景觀、農事采摘旅游為切入點,在保護生態資源的前提下,加速推進千山風景區鄉村特色生態觀光休閑游的步伐,進一步豐富千山旅游內涵,打造北部核心景區自然風光游與南部景區田園風光休閑游為一體的新模式。從而逐步拓寬旅游觀光的渠道,將上石橋村、韓家峪村、倪家臺村、廟爾臺村打造成千山核心景區的后花園。
上石橋田園好玩的地方有很多,像雨潤梨園,森林公園,二一九公園等地方。
走進上石橋鎮田園村,曾經默默無聞的小村莊,搖身一變成為鄉愁印記的網紅打卡點。破舊的磚石碎片,鋪成了花草叢中掩藏的小徑;土生土長的竹子,筑成了的農閑時納涼的竹亭;閑置的石磨、石碾成為扮靚小花園的點綴;廢棄的舊輪胎,裝飾成為一道亮眼的風景……一處處別樣創意扮靚了美麗鄉村。
今年以來,上石橋鎮田園村以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為目標,讓村民當主角,先后召開黨員大會和群眾大會,充分征求和聽取黨員群眾意見,堅持花小錢、辦大事原則,因戶制宜、就地取材,利用蓋房剩下的木材筑起竹亭、搭起小長廊;變廢為寶、就勢造景,回收村民閑置的蓑衣、斗笠、舊石磨、石碾、木犁等農用工具,打造農耕文化微景觀;將閑置的沙土地改造升級成兒童游樂場,通過‘微改造’促進舊景‘亮新意’,讓美麗鄉村美出新高度。
美麗鄉村最好玩。
走進上石橋鎮田園村,曾經默默無聞的小村莊,搖身一變成為“鄉愁印記”的網紅打卡點。破舊的磚石碎片,鋪成了花草叢中掩藏的小徑;土生土長的竹子,筑成了的農閑時納涼的竹亭;閑置的石磨、石碾成為扮靚小花園的點綴;廢棄的舊輪胎,裝飾成為一道亮眼的風景……一處處“別樣創意”扮靚了“美麗鄉村”。
上石橋田園千山風景區比較好玩,
位于千山風景區的上石橋村不但自然風光優美,還是大黃杏、南果梨、葡萄等果品的主產地,經過幾年的發展,上石橋村已經成為集農家風味、采摘、垂釣于一體的旅游村,每逢節假日,游客絡繹不絕,從2010年至今已經接待了幾十萬人次游客。發展農事旅游,不但滿足了廣大市民周邊游的需求,更讓上石橋村村民從中受益,全村723戶居民90%以上都從事農事旅游,解決了以往賣果難等問題,村民收入比原來提高三成左右。該村葡萄種植戶劉福純說:發展農事旅游讓大家的果品不愁賣了,價錢也提上來了,農戶們都愿意增加,投入改良品種,提升果品質量,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咱農民的日子更有盼頭了。
千山風景區除依托千山的旅游資源外,注重創新千山旅游的新模式。此次采摘旅游節活動就是以上石橋村田園風光、自然景觀、農事采摘旅游為切入點,在保護生態資源的前提下,加速推進千山風景區鄉村特色生態觀光休閑游的步伐,進一步豐富千山旅游內涵,打造北部核心景區自然風光游與南部景區田園風光休閑游為一體的新模式。從而逐步拓寬旅游觀光的渠道,將上石橋村、韓家峪村、倪家臺村、廟爾臺村打造成千山核心景區的后花園
千山風景區比較好玩。
上石橋鎮,隸屬于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地處商城縣北部,東與李集鄉相連,南與河鳳橋鄉相接,西瀕灌河與雙椿鋪鎮相望,北與固始縣馬罡鄉、汪棚鄉、草廟集鄉毗鄰。區域面積151.9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84661人。
清順治三年(1646年),屬三豐里。清宣統三年(1911年),屬平區。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屬人和區。1951年,屬四區。1983年,改稱上石橋鄉。
1986年,撤鄉設鎮。2005年11月,武橋鄉、白塔集鄉并入上石橋鎮。截至2020年6月,上石橋鎮下轄2個社區和31個行政村。
2018年,上石橋鎮有工業企業76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