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問題之前,先糾正提問者的錯誤,宿松,不是縮松。接下來,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安慶的未來將會如何發展?應該說會往望江方向發展,但是再怎么發展也發展也不至于能發展到宿松。
安慶市城市總體規劃
由多年前的這個規劃可以看出,安慶市的發展規劃很明顯,那就是沿江,沿高鐵,跨江。沿江形成安慶市主城區,樅陽縣城(已經劃入銅陵),皖河農場區域。沿高鐵形成懷寧(茶嶺)高鐵新區,跨江形成大渡口區域(屬于東至),晏塘——烏沙區域(屬池州)。
談到這里,估計有大量的外地網友,以及本地網友要嘲笑安慶的這個計劃,覺得純屬吹牛逼。在筆者看來,這個計劃對于過去的安慶,甚至今天的安慶來說,確實有點吹,但是吹不要緊,只要真的去按照這個計劃做,就比純粹在地圖上圈一塊地,然后標上什么新區強。
當然,在這個計劃制定后的幾年里,安慶在行政區劃上發生了一些調整,原來距離安慶市區最近的樅陽縣已經劃入了銅陵。同時寧安城際通車,合安九高鐵項目也全面開工,這些改變給安慶的發展規劃帶來了一些變數,但是整體上影響并不大。安慶目前發展的趨勢
從安慶目前城市建設,交通完善的進程中可以看出,安慶市目前依舊在按照原定的計劃發展,并沒有因為一些小的變化還輕易改變原先的規劃。
首先,東部新城繼續升級。
過去很多民眾認為東部新城的建設是為了吸引樅陽民眾買房投資,是為了和樅陽同城發展。誠然,樅陽確實離東部新城很近,但是樅陽縣城并非在安慶主城區的東部,而是東北部,所以東部新城其實更多的是為了將來有可能到來的安慶——池州聯合發展做好準備。并且東部不僅有住宅區,更多其實是工業區,或者規劃中的工業區。
正在發展中的江南產業集中區涉及到安慶(東部新城),池州(西部新城),以及銅陵(江北新區),其中,跨江發展條件最好,城市聯動條件最好的就是池州園區,因為這里不僅是寧安高鐵和規劃中的阜六安景鐵路的樞紐,也是武杭高鐵的過江通道,一度也有池州到合肥修建鐵路的計劃,過江通道也在這里。這里也是池州長江大橋的過江通道,是高速公路的樞紐。更是安徽21世紀大運河——引江濟淮的起點,水運提升也指日可待。
所以這里是江南產業集中區中條件最好的地段,如果安慶和池州能夠把合作推向深層次一點,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效果。不管是相對地廣人稀的池州,還是人口相對稠密的安慶城區,都是一次很好的機遇。
其次,北部新城日新月異。
合安九項目開工之前,安慶已經有了明顯城區北擴的跡象。坐落在大龍山腳下的北部新城,不僅是眾多民眾所說的安慶“龍脈”所在,也是安慶城區環境最好的區域。因為安慶城區西有石化廠,東有大電廠,江淮新能源汽車廠。石化廠的大煙囪大電廠的煙囪東西都有“污染”,唯有北部是“凈土”
對于當前安慶市民,西邊的石化廠污染就不多說了,東部的大電廠不管廢氣污染不污染,看上去都很可怕,家住在長風的民眾更是清楚,江淮汽車廠附近經常有奇怪的“香味”,來來往往氣味十分明顯。所以,眼下唯有北部地區是環境相對較好的區域。
隨著合安九高鐵項目的建設,茶嶺為中心的高鐵新區快速建設,毋庸置疑將會成為安慶未來最宜居的區域之一。希望地方政府合理規劃,不要再將這一區域規劃為污染企業為主的區域,否則安慶將找不到一塊凈土了。
第三,向南跨江,緩慢進行中。大渡口鎮
大渡口鎮的開發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近些年來,隨著過江公交的通車,兩地居民的交流更加密切。在很多安慶市民眼中,似乎非要把東至劃到安慶,才能安心跨江。其實一個城市是否可以跨江,跟江對面是不是自己家一點關系都沒有,你發展的好,自然就可以跨江,發展的不好,劃給你,照樣跨不過去。不過對于當下的安慶,估計大規模的向南跨江還需要假以時日,畢竟江這邊都還沒搞好,跨江就為時尚早。
第四,向西南望江方向也在進行中。
在樅陽區劃銅陵之后,安慶的下游就已經成為別人的縣城了,那么上游的望江,成為臨近安慶城區最近的一個港口。望江縣,是安慶市目前所轄縣城中交通最為落后,經濟最為貧困的縣城之一。說句實在的,如果望江的江對面也有一個類似銅陵這樣的“發達城市”,估計早就吵著要劃出去了。自己的兄弟不先拉起來,就想著跨江,肯定是說不通的,所以必須要加快安慶城區向望江的發展。
最后,未來的安慶,必須完善縣域交通,城市內部公交系統,有條件必須修建地鐵或者輕軌。
安慶的縣域交通一直以來非常落后,可喜的是,目前,安慶到各個縣城的一級公路都已經在快速施工之中了。而城市內部的公交系統還需進一步完善,特別是隨著城區的日益擴大,更要早做規劃,未雨綢繆。
安慶修建地鐵的傳聞早已出現,在很多鍵盤俠的眼中,安慶修建地鐵似乎是空想,毫無意義。他們有充分的證據,例如人口紅利不夠,財政收入不行,來否定。但是在筆者看來,安慶修建地鐵有沒有必要不評價,但是修建輕軌是非常有必要的。現在不行,不代表以后永遠不行。因為隨著城市的發展,安慶的未來很可能會形成鐵路交通中心與水運交通中心越來越遠,居住區與工業區越來越遠的情況,也許搞好公交系統能解決這些問題,但是如果能發展幾條輕軌甚至是地鐵,對于整個城市的提升肯定是有很大幫助的。傳聞中的安慶地鐵(輕軌)
也許對于當下的安慶,財政的壓力不足以同時開工這傳說中的三條地鐵(輕軌),但是也要在規劃上做好充足的準備。
特別是從茶嶺高鐵站到安慶站,再到東部新城的這條傳說中的一號線,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如此,才能充分發揮合安九高鐵對于城市的促進作用。才能使得日益呈現長條形發展的安慶城市交通完善,方便。
此外,傳說中的二號線,也就是從羅嶺方向到主城區的這條線路,能不能修不評價太多,但是設計的也是非常合理的。只有如此,才能使得北部新城徹底的有活力。
至于三號線,筆者就不評價了,有錢就建吧,沒錢就繼續等待吧。
作為一個安慶土著,厭倦了網友年復一年的批評,也看厭了各種所謂的吸血,限制的言論,只希望家鄉能早日崛起,騰飛,希望未來的安慶能規劃的越來越好,發展的越來越好!
(相關圖片來源于網絡,徽南城意頭條號,談歷史地理,說人文教育,看社會百態,聊地方發展,喜歡小編文章的朋友歡迎點贊與關注!)
您好:我是MR張!
安慶市2017年GDP在全省排名中名列第四,共1708億元,整體來看,是往好的方向發展,但是并不快(說實話,發展比較突出的安徽省內也就數合肥了,大家都懂的)。安慶的文化底蘊還是比較深,黃梅戲之鄉,旋律真的很不錯,但是并沒有給安慶帶來多少經濟發展,旅游行業安慶這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畢竟自身資源在安徽省內還是比較豐富的,如天柱山、岳西天峽景區等。
個人經驗:安慶有一個縣級市—桐城市,不知道大家都沒有去過,我第一次去的感覺就是,到了溫州或者義烏,家家戶戶都是開廠,都是生產型小公司;年度GDP應該在300億左右,是一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地方。但是這幾年由于受到實體經濟和互聯的影響,發展的一般,如果當地政府能把現有的產業統籌管理和扶持,把先進的技術和管理,輸出給當地小廠小公司,打通外界銷售渠道,政府引導,民眾隨后。
那么安慶的未來發展怎么樣呢?1、修建地鐵,造福老百姓:據安慶政府規劃6條軌道線分別是3條城市軌道交通(1號、2號、3號)和3條市域軌道線(S1號、S2號、S3號);預計2018年開建,整體時間規劃是2018年-2023年。安慶的老百姓以后出門就更方便了,這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標志。(安慶修建的是輕軌)
2、鐵路網的擴建:安慶的鐵路交通是不太發達的,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合安九高鐵建設,預計2020年通車;武杭高鐵也規劃,武漢—安慶—杭州(中間站省略),也是能帶動安慶發展的高鐵線。(還有不少在規劃在建的就不做多介紹)
以上兩點應該是安慶城市發展的基礎,也是一個城市發展到一定級別的標注,其他的領域也是發展的,如旅游行業,旅游講的文化和特點,就看安慶旅游局如何打好這張旅游文化名片了,工業產業還需要加強,本身安徽城市的工業就不強,大部分都是前期政府招商引資,但是某些城市的政府并沒有把這個政策利用好,眼光比較短淺,導致很多招商引資項目難產;所以一個城市的發展快和慢,好和壞,政策是一方面,一個好的政府班子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