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国产一级毛片生活,一级a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免费精品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免费,亚洲AV一级无码成人毛片,欧美激情综合五月天不卡,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一级毛片无遮挡黄色视频,无码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返回首頁

關于大雪山茶葉的詩詞(茶山雪景的詩)

來源:www.ylnfkj.com???時間:2022-12-10 09:00???點擊:129??編輯:admin???手機版

1. 茶山雪景的詩

1、北苑春風,方圭圓璧,萬里名動京關。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

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淺乳,金縷鷓鴣斑。

譯文:北苑茶山春風浮動,茶餅形狀萬千,方的如圭器,圓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貴。茶餅被研磨地粉碎,進奉御用,可謂有功社稷,可與凌煙閣中為國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并列。

這茶又能戰勝酒醉風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腦,排憂解愁。纖纖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盞,茶盞繡著金邊,紋色如鷓鴣鳥的羽毛。

出自:宋代:米芾《滿庭芳·詠茶》

2、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譯文:白瓷碗里漂著青色的餑沫的茶湯,如長生不老的瓊樹之蕊的漿液從天而降。

出自:唐代: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3、鳳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金渠體凈,只輪慢碾,玉塵光瑩。湯響松風,早減了、二分酒病。 味濃香永。醉鄉路、成佳境。恰如燈下,故人萬里,歸來對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譯文

幾只鳳凰在鳳餅茶上團團飛舞。只恨有人將茶餅掰開,鳳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將茶餅用潔凈的金渠細心碾成瓊粉玉屑,但見茶末成色純凈,清亮晶瑩。加入好水煎之,湯沸聲如風過松林,已經將酒醉之意減了幾分。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氣持久。飲茶亦能使人醉,但不僅無醉酒之苦,反覺精神爽朗,漸入佳境。就好比獨對孤燈之時,故人從萬里之外趕來相逢。此種妙處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惟有飲者才能體會其中的情味。

出自:宋代:黃庭堅《品令·茶詞》

4、全勝羽客醉流霞。

譯文:茶味道醇厚勝過那流霞仙酒。

出自:唐 錢起《與趙莒茶宴》

5、落硙霏霏雪不如。

譯文:用石磨研磨細細雪花也比不上這個茶。

出自:宋 黃庭堅《雙井茶送子瞻》

6、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譯文:路途遙遠,酒意上心頭,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太陽正高人倦口渴好想喝些茶水解渴。

出自:宋代: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7、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譯文:酒后更喜歡品嘗茶的濃釅苦味,夢中醒來特別適宜嗅聞瑞腦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出自:宋代: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2. 茶山美景詩句

七絕·春到瀏陽河

瀏水春來一色酣

河灣九道綠如藍

誰人笑問珠江客

依樣風情趣可諳

七絕《青山綠水》

文/古往今來

初冬不慎入桃園

醉意無遐聽鳥喧

翠竹茶山搖錢樹

紅花澗水聚寶盆

七絕.瀏陽河

九曲瀏陽一水盤,

風云值此作龍翻。

清波百里無激浪,

惟見翩翩白鶴旋。

戊戌六月廿五日

3. 茶山雪景的詩句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后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閑。  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  故人寄茶  【唐】曹鄴  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  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  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  碧沉霞腳碎,香泛乳花輕。  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  月余不敢費,留伴肘書行。  煎茶  【唐】成彥雄  岳寺春深睡起時,虎跑泉畔思遲遲。  蜀茶倩個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塢  【唐】顧況  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  旋旋續新煙,呼兒劈寒木。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東風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甌茶。  如云正護幽人塹,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餅拍成和雨露,玉塵煎出照煙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羨生臺白頸鴉。  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唐】靈一  野泉煙火白云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從弟舍人惠茶  【唐】劉兼  曾求芳茗貢蕪詞,果沐頒沾味甚奇。  龜背起紋輕炙處,云頭翻液乍烹時。  老丞倦悶偏宜矣,舊客過從別有之。  珍重宗親相寄惠,水亭山閣自攜持。  嘗茶  【唐】劉禹錫  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滿碗花。  大云寺茶詩  【唐】呂巖  玉蕊一槍稱絕品,僧家造法極功夫。  兔毛甌淺香云白,蝦眼湯翻細浪俱。  斷送睡魔離幾席,增添清氣入肌膚。  幽叢自落溪巖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雜詠·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  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尚把瀝中山,必無千日醉。  與趙莒茶宴  【唐】錢起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茶詩  【唐】鄭愚  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  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  惟憂碧粉散,嘗見綠花生。  峽中嘗茶  【唐】鄭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園里火煎嘗。  吳僧漫說鴉山好,蜀叟休夸鳥觜香。  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  鹿門病客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  夏日閑居  【唐】張籍  多病逢迎少,閑居又一年。  藥看辰日合,茶過卯時煎。  草長晴來地,蟲飛晚后天。  此時幽夢遠,不覺到山邊。  題山居  【唐】曹鄴  掃葉煎茶摘葉書,心閑無夢夜窗虛。  只應光武恩波晚,豈是嚴君戀釣魚。  郊居即事  【唐】賈島  住此園林久,其如未是家。  葉書傳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后逢行鷺,更深聽遠蛙。  自然還往里,多是愛煙霞。  即目  【唐】李商隱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須道士竹間棋。  何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  即事  【唐】白居易  見月連宵坐,聞風盡日眠。  室香羅藥氣,籠暖焙茶煙。  鶴啄新晴地,雞棲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訪友人不遇  【唐】李咸用  出門無至友,動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應捧杖,稚女學擎茶。  吟罷留題處,苔階日影斜。  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王維  儂家真個去,公定隨儂否。  著處是蓮花,無心變楊柳。  松龕藏藥裹,石唇安茶臼。  氣味當共知,那能不攜手。  酬樂天閑臥見寄  【唐】劉禹錫  散誕向陽眠,將閑敵地仙。  詩情茶助爽,藥力酒能宣。  風碎竹間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隱,緣欠買山錢。  自述  【唐】元稹  延英引對碧衣郎,江硯宣毫各別床。  天子下簾親考試,宮人手里過茶湯。  雪中偶題  【唐】鄭谷  亂飄僧舍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  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宋代蘇軾 《汲江煎茶》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晚禁三碗,生聽荒城長短更。  唐朝茶詩  1.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  李白  嘗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宗英乃嬋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朝坐有馀興,長吟播諸天。  說明:這首詩寫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詩”最早的詩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詩句,把“仙人掌茶”的出處,品質、功效等作了詳細的描述。因此這首詩成為重要的茶葉資料和詠茶名篇。  2.送陸鴻漸棲霞寺采茶  皇甫冉  采茶非采芽,遠遠上層崖。  布葉春風暖,盈筐白日斜。  舊知山寺路,時宿野人家。  借問玉孫草,何時泛宛花。  3.重過何氏五首(選一)  杜甫  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石闌斜點筆,桐葉坐題詩。  翡翠鳴衣桁,靖蜓立釣絲。自逢今日興,來往亦無期。  說明:這首詩是寫一個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臺上飲茶。興致來時,便倚著石闌在桐葉上題起詩來。旁邊還有翡翠鳥,晴蜓與之作伴。此情此景,簡直可以繪成一幅雅致的“飲茶題詩圖”。  4.會稽東小山  陸羽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斷綠林西。  昔人已逐東流去,空見年年江草齊。  說明:陸羽曾到過紹興監制過茶葉,他當然會到以“剡溪茗”出名的嵊縣去做一番調查考查工作。從詩中得知,他是在一個夜里到嵊縣去的。月光如水,青猿哀鳴,加上懷念古人,這樣便自然地引起陸羽一些傷感緒,從而有“空見年年江草齊”之嘆。  5.六羨歌(歌)  陸羽  不羨黃金窯,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  不羨暮入臺。惟美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說明:陸羽是世界上第一部茶書的作者,他在國內外都享有崇高威望,人們稱之為“茶神”。他也很會寫詩,這首《歌》表明了陸羽的恬淡志趣和高風高節,他不羨慕榮華富貴,他所羨慕的是故鄉的西江水。  6.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親,新茗分張及病身。紅紙一封書后信,  綠芽十片火前春,湯添勺水煎魚眼,末下刀圭攪曲塵。  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  說明:李六郎中寄給作者一包“火前春”,一是由于他們之間交情很深,二是由于白居易是一個品茶行家:“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白居易由于常常得到親友們饋贈的茶葉,他本人還江西廬山親自種過茶樹,不斷的實踐,使他成為一個茶葉行家。  7.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  白居易  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盤下中分兩州界。  燈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遞舞應爭妙,紫筍齊嘗各斗新。  自嘆花時北窗下,蒲黃酒對病眠人。  說明:這是一首常為人們所傳誦的詠“紫筍茶”名篇,描寫兩郡太守在境會亭歡宴的情景。  8.蕭員外寄蜀新茶  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驚新,渭水煎來始覺珍。  滿甌似乳堪持玩,況是春深酒渴人。  說明:作者用渭水煎四川茶,認為這是好茶配好水,這樣才覺珍貴。以“渭水”作為“名泉”入詩,此為僅見。煎好了茶,作者一邊欣嘗,一邊飲嘗,顯得閑適自在。  9.山泉煎茶有懷  白居易  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皿,寄與愛茶人。  10.煮茶  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時有蟹目濺,乍見魚鱗起。  聲疑松帶雨,餑恐煙生翠。儻把瀝中山,必無千日醉。  說明:這首詩形象地描寫煮茶的過程,兼述茶的功用。煮茶,觀其狀,則為“蓮珠”、“蟹目”、“魚鱗”。聽其聲,則為“松帶雨“。茶湯的餑沫又呈現“翠”色。飲了這種茶,即使“千日醉”那樣的酒,它也可以解。  11.惠山泉  皮日休  丞相長思煮茗時,郡侯催發兄尤遲。  吳關去國三千里,莫笑楊妃愛荔枝。  12.茶詩  鄭遨  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  惟憂碧粉散,常見綠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說明:作者贊譽茶葉“香且靈”是“草中英”,是最可珍貴的。所以他碾茶時,總擔心茶葉粉末會散失掉。當然,茶葉的提神之功作者也是熟知的。  13.五言月夜啜茶聯句  顏真卿等  泛花邀坐客,代飲引情言(士修)。醒酒宜華席,留僧想獨園(蔫)。  不須攀月桂,何假樹庭萱(萼)。御史秋風勁,尚書北斗尊(萬)。  流華凈肌骨,疏淪滌心原(真卿)。不似春醪醉,何辭綠菽繁。(晝)。  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閉軒(士修)。  說明:這首啜茶聯句的幾位作者各自別出心裁地搜索詩句,于是出現了許多啜茶有的代用詞,諸如“泛花”、“代飲”、“醒酒”、“流華”、“疏淪”、“不似春醪”、“素瓷”、“芳氣”等。因為是月夜啜茶,所以也有人用了“月桂”這個詞。“御史秋風勁,尚書北斗尊”,兩句贊美詩表明顏真卿為眾望所歸,加強了賓主間的融洽氣氛。用聯句來詠茶,也很少見。  14.走筆謝孟諫漢寄新茶  盧仝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  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  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安得知百萬  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合得蘇息否?  說明:由于茶味好,所以在一連吃了七碗,作者細細品味,每飲一碗,便有一種新的感受。到飲七碗時,更覺得兩腋清風,飄飄欲仙了。最后想到辛勤采制茶葉的勞動人民,對他們寄予深切的同情:“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詩人認為,勞動人民應得到休息。  由于作者用了優美的詩句來表現對茶的深切感受,于是這首茶詩膾灸人口,歷久不衰。后代詩人文士,應為引用,如蘇軾的《汲江煎茶》、《試院煎茶》等篇,便都化用顧盧仝的詩句。  15.嘗茶  劉禹錫  生柏芳叢鷹嘴芽,老郎封寄滴仙家。  今霄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滿碗花。  說明:作者得到老郎寄與的茶葉,于夜間煎飲,因月色明亮,照在茶碗里,茶湯的色澤更好看,詩中有“湘江”兩字,說明此詩作于湖南。  16.茶人  陸龜蒙  天賦識靈草,自然鐘野姿。閑年北山下,似與東風期。  雨后探芳去,云間幽路危。唯應報春鳥,得共斯人知。  說明:這首詩是對皮日休《茶人》詩的和作,作者把茶人與“東風”、“報春鳥”聯系起來。好象春天的采茶,是茶人和東風早已約定好的。而報春鳥又是茶人的好朋友,能把春天的信息及時告知他們。  17.題茶山  杜牧  山實東吳秀,茶稱瑞花魁。剖符雖俗吏,修貢亦仙才。  溪盡停蠻棹,旗張卓翠臺。柳村穿窈窕,松澗度喧逐。  等級云峰峻,寬采洞府開。拂天聞笑語,特地見樓臺。  泉嫩黃金涌,牙香紫蟹裁。拜章期天日,輕騎疾奔雷。  舞袖嵐侵澗,歌聲谷答回。磬音藏葉鳥,雪艷照譚梅。  好是全家到,兼為奉詔來。樹陰香作帳,花經落成堆。  景物殘三月,登臨愴一杯。重游難自克,俯首入塵埃。  說明:題茶山詩分四個方面來描述。一是說作者因何來到茶山,二是茶山修貢時的繁華景象,三是茶山的自然風光,四是紫筍茶的入貢。這首詩寫得十分雄偉壯麗,為后人所傳誦。  18.茶山下作  杜牧  春風最窈窕,日晚柳村西。  嬌云光占岫,健水鳴分溪。  燎巖野花遠,戛瑟幽鳥啼。  把酒坐芳草,亦有佳人攜。  說明:作者因奉命督制貢茶來到顧渚茶山,這是他寫的一首山水詩。天色已晚,人在柳村的西邊。這時,天上有一片嫵媚可愛的云彩,耳邊響起溪水的轟鳴,雖然近處沒有野花但能聽到幽鳥的鳴聲,詩人還帶著佳人同來,一塊兒坐在芳草地上,一邊飲酒,一邊飽覽著這里的茶區風光。  19.一字至七字詩(塔詩)  (一七令)賦茶 元稹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亂豈堪夸。  說明:這是一首寶塔詩,茶詩中是少見的,在其他詩中也不多。寶塔詩為一種雜體詩名, 原稱一字至七字詩,從一句到七字句,或選兩句為一韻。后又增至十字句或十五字句,每句或每兩句字數依次遞增。  這首詩概括地敘述了茶葉的品質,人們對茶葉的喜愛以及人們的飲茶習慣和茶葉的功用。詩的開頭,用了香葉、嫩芽四字來說明茶葉的香味和細嫩,接著說詩人和僧侶們對茶的喜愛。然后談到煎茶之事,十分講究。  20.周況先輩于朝賢乞茶  孟郊  道意勿乏味,心緒病無宗。  眾茗玉花盡,越甌荷葉空。  錦水有鮮色,蜀山饒芳叢。  云根才翦綠,印綬已緋紅。  曾向貴人得,最將詩叟同。  幸為乞寄來,救此衰劣躬。  21.巽上以竹間自未新茶見贈酬之以詩  柳宗元  芳叢翳湘竹,寒露凝清華。復此雪山客,晨朝掇靈芽。  蒸煙俯石瀨,咫尺凌丹崖。園方麗奇色,圭璧無纖瑕。  呼兒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滌慮發真照,還源蕩昏邪。  猶同甘露飲,佛事熏毗耶。咄此蓬贏侶,無乃貴流霞。  22.乞新茶  姚合  嫩綠微黃碧澗春,采時聞道斷勞葷辛。  不將錢將買詩乞,借問山翁有幾人?  23.賞茶  劉禹錫  生抽芳茸鷹嘴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將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滿花。  24.寒夜  杜耒  寒夜客耒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說明:這是歷史上茶詩名句,這首詩之所以能流傳久遠,歷久悠新恐怕根源在于它一語道破了千百年華廈民族”以茶敬客“的文化底蘊,同時也標志著中國古代代替飲酒的酬賓習俗的轉變

4. 茶山雪景圖片

雪烏葉是一種茶葉

雪烏葉,又名烏葉單叢,又名猴種,是鳳凰一大具有重要產量的單叢茶,出產于鳳凰鎮上角村,茶葉葉面輪廓大,成茶粗大,茶葉生長旺盛,是單叢茶中的名優品種。

雪魚葉生命力頑強,一年四季中,這種茶生長周期短,茶葉萌發快,一年下來可以采摘5次左右,近些年,冬天茶區溫度高,水分足。加之近些年春茶采摘時間提前,不少農戶的烏葉茶一年中采摘可以達到第六雪

5. 描寫茶山風景的詩

不識茶人苦,何敢言茶味,茶人少閑月,四月人倍忙,負簍茶山去,攀山野徑長。誰知杯中茶,根根皆辛苦,書生只知茶葉貴,不知茶農種茶累,可憐茶農不堪命,雙鬢皆白十指黑。千米海拔的茶山,炎熱的高溫,除草養苗,傳統方式管理!

采茶日當午,汗滴茶下土。

誰知杯中茶,顆顆皆辛苦!

6. 茶山美景的絕句

酒和書有關詩句,例如:“主人釀酒書滿船,讀書飲酒酣且眠。”

出自:宋代李石的《出舫》君家屋中作山舫,開窗看山篷背上。兩峰高并玉玲瓏,大孤小孤無此樣。主人釀酒書滿船,讀書飲酒酣且眠。應笑周郎赤壁下,龍驤萬斛風動天。

作者簡介:李石,字知幾,四川省資陽人.進士,紹興末年,任太學博士,后來降職為成都學官。

7. 描寫茶山風景的詩句

1、山泉煎茶有懷

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譯文:坐著倒一鼎清涼的水,看著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細末如塵。手端著一碗茶無需什么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2、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譯文:越人送給我剡溪名茶,采摘下茶葉的嫩芽,放在茶具里烹煮。白瓷碗里漂著青色的餑沫的茶湯,如長生不老的瓊樹之蕊的漿液從天而降。一飲后洗滌去昏寐,神清氣爽情思滿天地。再飲清潔我的神思,如忽然降下的飛雨落灑于輕塵中。三飲便得道全真,何須苦心費力的去破煩惱。

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來自欺欺人。愁看畢卓貪圖飲酒夜宿在酒甕邊,笑看陶淵明在東籬下所做的飲酒詩。崔使君飲酒過多之時,還會發出驚人的狂歌。誰能知飲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傳說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3、品令·茶詞

宋代:黃庭堅

鳳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金渠體凈,只輪慢碾,玉塵光瑩。湯響松風,早減了、二分酒病。

味濃香永。醉鄉路、成佳境。恰如燈下,故人萬里,歸來對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譯文:幾只鳳凰在鳳餅茶上團團飛舞。只恨有人將茶餅掰開,鳳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將茶餅用潔凈的金渠細心碾成瓊粉玉屑,但見茶末成色純凈,清亮晶瑩。加入好水煎之,湯沸聲如風過松林,已經將酒醉之意減了幾分。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氣持久。飲茶亦能使人醉,但不僅無醉酒之苦,反覺精神爽朗,漸入佳境。就好比獨對孤燈之時,故人從萬里之外趕來相逢。此種妙處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惟有飲者才能體會其中的情味。

4、滿庭芳·茶

宋代:黃庭堅

北苑春風,方圭圓璧,萬里名動京關。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淺乳,金縷鷓鴣斑。

相如,雖病渴,一觴一詠,賓有群賢。為扶起燈前,醉玉頹山。搜攪胸中萬卷,還傾動、三峽詞源。歸來晚,文君未寐,相對小窗前。

譯文:北苑茶山春風浮動,茶餅形狀萬千,方的如圭器,圓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貴。茶餅被研磨地粉碎,進奉御用,可謂有功社稷,可與凌煙閣中為國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并列。這茶又能戰勝酒醉風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腦,排憂解愁。

纖纖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盞,茶盞繡著金邊,紋色如鷓鴣鳥的羽毛。司馬相如雖有渴疾,一觴一詠,引來群賢賓客。相如起做燈前,酒興文采,風姿挺秀。竭盡胸中萬卷詩篇,文辭充沛,猶如三峽落水。相如酒醉,很晚才歸家,文君并沒入寢,兩人相對,坐在小窗前面。

5、巽上人以竹間自采新茶見贈酬之以詩

唐代:柳宗元

芳叢翳湘竹,零露凝清華。復此雪山客,晨朝掇靈芽。蒸煙俯石瀨,咫尺凌丹崖。

圓方麗奇色,圭璧無纖瑕。呼兒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滌慮發真照,還源蕩昏邪。

猶同甘露飯,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侶,無乃貴流霞。

譯文:芳香的茶樹叢掩隱在青翠的湘妃竹林里,葉上那滴滴神露凝聚著純潔的光華。更有這山寺的得道高僧深知茶道,在清晨采回了這珍奇的細嫩茶芽。晨霧緊貼著石澗奔湍的山泉蒸騰而上,采茶之處離山崖之頂也不過咫尺之差。

盛茶的器具有圓有方,色澤絕非一般,茶葉品質如圭如璧,真是美玉無瑕。我吩咐家人用華貴的茶具去煎這難得的奇茶,淡淡的余香彌漫到遠處的人家。這純和的茶香讓我的靈魂得以凈化,并以自然的本真蕩去內心的昏邪。

它如同佛祖如來那甘露一般的齋飯,一下子熏香了毗耶城和整個天下。這香茶是蓬瀛仙客的友伴,誰不驚嘆,恐怕更珍貴于天上神奇的仙酒流霞。

8. 雨天茶山景色

主城到永川

  重慶菜園壩汽車站、陳家坪汽車站、朝天門汽車站到永川市區的班車每天滾動發車,幾分鐘一班。假日期間也有到茶山竹海和重慶野生動物世界的直達旅游班車。

  永川到茶山竹海

  永川主城區交通十分便捷。有多路公交前往景區,也可以花上25-40元乘坐出租車前往。

  公交線路

  1、永川至茶山竹海線共有6輛公交車,該線公交線路為503路公交車、按照上午40分鐘、下午60至80分鐘一班車的發車頻率運行至金盆湖(雨天)、十面埋伏(陰晴天)。;

  2、503路公交車為空調巴士;

  3、在永川的起點站為環南車站,同時客運中心、永川體育館、水電校、汽車25隊等地都有公交站;

  4、永川至茶山竹海景區游客接待中心(老鷹巖)為3元/人,永川至茶山竹海十面埋伏景點為5元/人,全程線路時間大概為40分鐘。

9. 茶山雪景的詩句有哪些

把酒言歡的時候,你是否還在拼搏,秋風送爽的時候,你是否還在加班,我的關心,才最珍貴,今夜我還在想著你入睡,朋友,晚安。

關于贊美茶的詩句

1、爭知道味卻無言,時得茶香勝酒。——《緣識》

2、清明漿美村村賣,谷雨茶香院院夸。——《閑游》

3、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與趙莒茶宴》

4、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定風波·暮春漫興》

5、淹留膳茶粥,共我飯蕨薇。——《吃茗粥作》

6、沐罷巾冠快晚涼,睡馀齒頰帶茶香。——《留別金山寶覺圓通二長老》

7、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8、當年曾勝賞,生香熏袖,活火分茶。——《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

9、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納《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10、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望江南·超然臺作》

11、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題施山人野居》

12、晨幾硯凹涵墨色,午窗杯面聚茶香。——《初夏燕堂睡起》

13、不茶不飯,不言不語,一味供他憔悴。——《鵲橋仙·說盟說誓》

14、閉戶茶香浮雪屋,推窗山影落冰壺。——《偶成》

15、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16、杯里紫茶香代酒,琴中綠水靜留賓。——《過張成侍御宅》

17、待羔兒、酒罷又烹茶,揚州鶴。——《滿江紅·和范先之雪》

18、茶香飄紫筍,膾縷落紅鱗。——《題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韻》

19、草堂荒產蛤,茶井冷生魚。——《西塔寺陸羽茶泉》

20、兒大詩書女絲麻,公但讀書煮春茶。——《送王郎》

21、衣汗稍停床上扇,茶香時撥澗中泉。——《松寺》

22、酒熱茶香談笑里,相期干勁倍沖天。——《春游小詩贈趙家璧同志》

23、硯石洗來如玉潤,藥苗曬得似茶香。——《元友山新山新居》

24、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山泉煎茶有懷》

25、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26、泉美茶香異,堂深磬韻遲。——《寄廬山白大師》

27、呵筆難臨帖,敲床且煮茶。——《暮雪》

28、牢系鹿兒防獵客,滿添茶鼎候吟僧。——《春日山中對雪有作》

29、井放轆轤閑浸酒,籠開鸚鵡報煎茶。——《夏日題老將林亭》

30、南澗茶香笑語新。西州春漲小舟橫。——《浣溪沙》

31、茶香度深竹,燈影射平蕪。——《將為鄞江之游先寄正仲三首》

32、一杯晴雪早茶香,午睡方醒春晝長。——《偈頌七十二首》

33、堂空響棋子,盞小聚茶香。——《晚晴至索笑亭》

10. 喝茶賞雪景的詩詞

父親是從不飲茶的。

我想,他年輕時大約也在什么場合飲過幾次茶的吧。當然,那天他肯定被失眠所折磨了,結果再就畏茶如畏虎。

正如酒于父親也是如此。

1963年冬季,春節前,父親從四川輾轉數千公里回到了家。

父親回到家里時,雙腿浮腫得一按一個坑,卻那么高興。

他將一個紙包遞給母親,叮囑說:“這是茶,在咱們東北是稀罕東西,哪天要分給鄰居,放好,千萬別沾水。”

1963年我已經14歲了,還沒見過茶。但從讀過的小說里知道,茶是南方有身份人家待客的飲料。

第二天,父親和母親一塊兒將茶分成十多份,一一用紅紙包好。紅紙是我替母親買的,5分錢一張,母親讓我買了兩張。母親本是要用紅紙親手做拉花的,而父親堅決主張用紅紙包茶,說那才顯得心誠。我在一旁裁紅紙時,母親一味絮叨些舍不得的話。母親陪著父親,挨家挨戶將茶送給鄰居,回家時都滿臉高興,我想那足以證明,收到茶的鄰居們也是都很高興的。初一上午,全院孩子們大串門兒。在我們那個大院兒,拜年首先是由小字輩開始的。

一戶鄰居家的大嬸問我:“除了茶,你爸還帶回了什么好東西呀?”隨口一問的話。

我說:“還帶回了50多斤大米呢!”也是隨口一答的話。

就見大嬸和大叔交換了一次意味深長的眼神。那是一戶和我家關系最好的鄰居。

我當時覺得大叔大嬸的眼神很奇怪。

初二晚上,和我家關系最好的鄰居家的女孩來到了我家,將用紅紙包著的茶原封不動退送給我家了。女孩代她爹媽說,她家沒人喜歡飲茶,好東西別白瞎了。

在我看來,那是一件挺正常的事。幾年也見不著一次茶的哈爾濱人,對待并不留下吃飯的客人的禮節分為三個等級——白開水、白糖水、紅糖水。至于茶,其實并不比紅糖水的規格更高。所以既然不喜歡飲,再給我家送回來挺自然的。女孩走后,父親和母親滿臉困惑了。

父親說:“別是因為有什么事使人家不高興了吧?”

母親說:“一向處得很好啊!”

想了想,問我初一去拜年時說了什么不得體的話沒有。我就將我在鄰居家說過的話又說了一遍,因母親之問感到冤枉。

父親一拍腦門說:“錯!錯!怎么沒想到也送些大米給人家?”

1963年中國許多省份發生旱情,水稻嚴重減產。全哈爾濱市的居民,由每人每月二斤大米減少到了一斤。那女孩的姥姥姥爺都是南方人,他家的大米從來不曾為過春節攢下過。

母親此時也想到了這一點,后悔極了,而父親已搬出米袋子往一只盆里倒米了。

母親說“行了”,父親嫌太少,但母親接著說出一句話,使父親猶豫不決了。

母親說:“只送給一家,其他幾家不送,鄰里間還不分出遠近來了?再者,是人家把茶送回來了在先,咱們又送米過去在后,不是反而鬧得雙方都不尷不尬的?”

如果給每戶鄰居都送些米,哪怕一戶二三斤,那父親千里迢迢背回的米也就只剩一小半了。別說母親多么舍不得了,連父親也覺得像割肉,而我們幾個兒女更舍不得。盡管,大米只不過是四川糙米!

米最終沒送。

那包茶,母親后來送給了別人家。

我們兩家鄰居的關系,并沒因而出現裂痕,但兩家的大人孩子,心里都留下了隱隱的不悅,只不過都盡量掩飾。

父親臨走時還埋怨我:“你說那么一句干什么啊?!”

從此,我與父親天各一方,每隔多年才能同時與家人團圓,僅兩個星期,并且通信也少,因為父親只不過在“掃盲”運動中識過不多的字,我的信他若不請人讀,自己是看不明了的。而父親又必親筆回信,僅一頁紙而已,字體大且歪歪扭扭,夾雜著錯別字。這使我每次給父親寫信,總是難免猶豫不決。

1971年,也是春節前,我從兵團回哈爾濱探家。那個冬季多雪而寒冷,父親原本是準備與我同時探家的,卻沒成行——他在家信中寫的原因是:“建設任務緊張,請不下假來。”

自從1963年我與父親一別,我們父子二人已8年沒見過面了。而母親在8年中,已蒼老成一個老太婆了。

母親告訴我,父親從四川寄回了一斤茶葉,信上說是花8元錢買的頭季芽茶,要我在春節前按地址送給某人。那一年我已22歲,還沒飲過一口茶水呢!父親每月最多才能往家里寄40元,自己又節儉得要命,都舍不得花幾分錢買食堂的菜吃,一塊腐乳下三天的飯,卻居然用8元錢買一斤茶,千里迢迢地寄回來送人,我想父親一定是欠了對方極大的人情。

那天,哥哥瘋著,母親關節炎很重,三弟也下鄉了,四弟小妹沒辦過重要之事,那一斤珍貴的茶只有我去送了。在當年的哈爾濱,整整一斤四川的好茶,確乎算得上珍貴了。

“動力之鄉”在郊區,我家離那兒有30多里,且交通不便。當年是沒有什么出租車的。我先乘公共汽車到了郊區某站,下車后開始步行。由于那一段公路來往車輛少,一尺多深的積雪尚未被壓平。我一腳一個雪坑走了20來里,才終于到達“動力之鄉”。在那一帶,樣式一律的平房和樓群左一片右一片,此片彼片相距挺遠。父親寄給家中的地址上僅寫了第幾工人宿舍區第幾排第幾號,而那是根本不能將茶送到的。因為當年的“動力之鄉”,是由三個大廠組成的。每個廠又分干部宿舍區和工人宿舍區;多數干部住樓房,多數工人住平房。這些父親都沒寫清楚,我忽東忽西奔走了一個多小時,也沒打聽出個結果,最后只有氣喘吁吁地站立在冰天雪地之中,望著一棟棟高樓、一排排平房,沮喪極了。

到家時,天已黑了。而我將一斤好茶丟在公共汽車上了。

當母親聽我說非但沒將茶送到,還將茶丟了,眼神呆呆地望著我,整個人被定身法定住了似的。

許久,母親才緩過神來,惴惴不安地說:“這可咋辦?這可咋辦?我猜你爸肯定是遭遇到了特別為難的事,急著求人幫忙化解,不然會舍得花8元錢買一斤茶送人?你知道的,你爸他可是萬事不求人的性格啊!這可咋辦?兒子這可咋辦啊?由誰寫信告訴你爸實情呢?咱們總不該撒謊騙他吧?”

父親的性格我當然清楚,母親的猜想也正是我的猜想,當然告訴父親實情才是唯一正確的做法。

我對母親內疚地說:“媽,別急成這樣。急也沒用,由我寫信告訴我爸。”

因為那一斤茶的丟失,1971年的春節,我們全家誰都過得高興不起來。8元錢一斤的四川好茶也只不過是茶,我們和母親高興不起來的主要原因是一種大的擔憂——父親他究竟遭遇到了什么事,使他這個從不求人的人非求人不可?

回到連隊,我才給父親寫信。我在信中實話實說,承認那包茶被我丟失了,接著用一大段文字細寫我尋找地址上的人家多么多么不容易,我認為那種客觀原因也是必須讓父親了解的。再接著,批評父親粗心大意,自己應該將地址搞詳細了嘛。最后,詢問父親究竟遇到了什么為難的事,是否超出了自己克服不了,非求人相助不可的程度?如果并沒超出,那么還不如自己迎難而上克服過去為好。那些話,反倒有一種兒子教訓父親的意味。

1971年整整一年內,父親沒回信。我明白,我傷了父親的自尊心,他生我氣了。

轉眼到了1973年夏季,我又一次探家。而父親,也終于與我同時探了一次家。那一年是我下鄉的第五個年頭,屈指算來,我與父親整整十年沒相見了。

父親已禿頂。我印象中那個身體強健的父親,變成了形銷骨立的老父親,兩眼卻還是那么炯炯有神。也唯有此點,仍能顯出他倔犟又正直的老工人的性格。

父親又帶回了一斤好茶。

他要親自將茶送給據他所說的“一個好人”。但他出示的地址,還是兩年前使我白辛苦了一次的地址。

我說按照那個地址他肯定也會白辛苦一次,他卻一意孤行,沒法子,我只得相陪而往。

一路上,我和父親都矢口不提兩年前被我丟失了的那一斤好茶。我也沒因兩年前寫給父親那封信而向父親認錯,因那么一來,就會提到那一斤被我丟失的好茶。而父親也沒解釋什么,更沒訓我,仿佛兩年前我們父子之間根本沒發生過什么不愉快的事。

我和父親用了更長的時間尋找“一個好人”的家,卻沒找到。那天很熱,我和父親心里同樣著急,我們父子倆的衣服都被汗濕透了。回家的路上,我忍不住埋怨了父親幾句,惹得父親光火起來,站在路旁沖我吼:“我是你父親!我做什么事自有我的道理!你不埋怨我不行啊?”

我也冒火了,大聲頂撞:“我哥哥生病了,我已經是家里實際上的長子,你究竟遇到了什么事不必也不應該瞞我!我有權知道!”父親氣得舉起了巴掌,幾乎就要扇我一耳光。

團圓的日子里,父親一直生我的氣。到他回四川的前一天,他的氣才終于消了些。我往列車站送他時,他沒頭沒腦地說了一句:“到該告訴你知道的時候,當然就會告訴你。但也許,一輩子都不告訴你,也不告訴你媽,更不告訴你弟弟妹妹!”

父親將他帶回的一斤茶又帶回了四川,怕留在家里,母親收藏得不好,糟蹋了。

他的話,使我心懷不安地離開了家。

1977年春節前,我從北京回到了哈爾濱。當時,我已經是北京電影制片廠的一名編輯,而父親已經退休了。父親是63歲才退休的,因為家中生活困難,單位照顧他晚退休3年。

雪后的一天,父親命我陪他將他再次從四川帶回的那斤茶給他所言的“一個好人”送去。那斤茶,第一次帶回哈爾濱時是綠的,再次被父親帶回時,已是褐色的了。父親舍不得一次次花錢買,請四川茶廠里的茶工將那斤茶焙成了干茶,那樣就容易保存了。我提醒父親:“如果還是原先那地址,不去也罷。明明找不到卻非去,何必呢?”

父親表情深沉地說:“有新地址了。現在的地址確切無誤,今天咱們一定會找到他。”

路上,父親告訴我,“文革”開始不久,他這名獲得過許多獎狀的老建設工人,竟被不知何人寫的一封信揭發成了“偽滿時期”的“漢奸特務”。因為父親會說幾句日本話,檔案里又有在日本藥店當過小伙計的記載,所以造反派們對揭發深信不疑。

“他們將我兩條胳膊反吊起來拷打我,像當年的日本人拷打咱們抗日的中國人一樣,不但逼我承認是漢奸特務,還逼我揭發別的漢奸特務。我橫下一條心,誣陷我的事,打死我也不承認……”父親講得很平靜,我卻聽得驚心動魄——那是我這個“紅五類”的兒子根本想不到的事。

我心疼地低聲說:“爸,其實你當時承認了也沒什么。好漢不吃眼前虧啊!”

父親說:“那不行。我如果承認了,你1974年還能上大學嗎?我如果承認了,咱們家不就一下子變成‘黑五類’家庭了?你們能一下子承受得住日后的種種歧視嗎?我如果承認了,繼續逼我揭發別人,那我又該怎么辦?所以當年我只能橫下一條心,誣陷在我頭上的事,打死也不承認。”

父親的話使我的眼淚頓時奪眶而出。

我和父親并沒再去“動力之鄉”,父親引領我來到了近郊的一處公墓。在一塊木碑上,刻著“一個好人”的姓名。父親說:“就是他,咱們山東的一個人。也是我17歲那年到東北以后,給過我許多愛護的人。當年是他介紹我到一家挺大的日本藥店去做小伙計的,而我經常向他匯報日本人尤其日本軍人到藥店去開藥的情況。當年我就猜到了他是抗聯的人,新中國成立后他當上了一個縣的武裝部部長。‘文革’中,四川的造反派來到哈爾濱向他搞外調,巴不得由他證明我千真萬確曾是‘漢奸特務’。那時他自己也進了‘牛棚’,但他將那些造反派頂得一愣一愣的。他說,你們想要從我這兒得到證言的事,完全是胡說八道!所以,造反派們才不得不結束對我的隔離審查,你才能夠順利地上了大學,咱們家才沒成為‘黑五類’家庭。其實,我也不知道他有沒有喝茶的習慣,但我總得表達一種心意吧!除了茶,我也再沒什么更好的東西值得從四川帶回來送給他啊!”

父親將那包從四川帶回來又帶回去退休后再帶回來的茶和一瓶白酒,恭恭敬敬地放在墳前。

我說:“爸,這么放這兒不行,會被看到的人拿走的。”

不由自主地,我跪下了。

我將白酒澆在茶包上,用打火機將茶包點燃了。我和父親一樣,既是一個不喜歡喝酒的人,也是一個不喜歡飲茶的人。

父親已于十幾年前去世了。

如今,茶已成了中國人之間普遍送來送去的見面禮,而且包裝越來越考究,甚至到了不必要的極其奢華的程度。

而今天,我時常回憶起父親與茶、我們全家與茶的那一段往事……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