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茶區劃分為哪幾個茶區
1、茶葉的產地通常劃分為華南茶區、西南茶區、江北茶區、江南茶區。其中華南茶區位于中國南部,包括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海南等省(區),茶資源極為豐富,生產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
2、西南茶區位于中國西南部,包括云南、貴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東南部,是中國最古老的茶區,茶樹品種資源豐富,生產紅茶、綠茶、沱茶、緊壓茶和普洱茶等。
3、江南茶區位于中國長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蘇南、鄂南等地,生產的主要茶類有綠茶、紅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質各異的特種名茶。
4、江北茶區位于長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陜西、甘肅、山東等省和皖北、蘇北、鄂北等地,江北茶區主要生產綠茶,著名的茶葉品種有六安瓜片、信陽毛尖等。
2. 中國茶區的劃分
(1)喬木型
此類是較原始的茶樹類型。分布于和茶樹原產地自然條件較接近的自然區域,即我國熱帶或亞熱帶地區。植株高大,從植株基部到上部,均有明顯的主干,呈總狀分枝,分枝部位高,枝葉稀疏。葉片大,葉片長度的變異范圍為10-26厘米,多數品種葉長在14厘米以上。葉片柵欄組織概為一層。
(2)小喬木型
此類屬進化類型。抗逆性較喬木類強,分布于亞熱帶或熱帶茶區。植株較高大,從植株基部至中部主干明顯,植株上部主干則不明顯。分枝較稀,大多數品種葉片長度以10-14厘米之間,葉片柵欄組織多為兩層。
(3)灌木型
此類亦屬進化類型。包括的品種最多,主要分布于亞熱帶茶區,我國大多數茶區均有分布。植株低矮,無明顯主干,從植株基部分枝,分枝密,葉片較小,葉片長度變異范圍大。為2.2-14厘米之間,大多數品種葉片長度 在10厘米以下。葉片柵欄組織2-3層。
擴展資料
茶樹野生種遍見于中國長江以南各省的山區,為小喬木狀,葉片較大,常超過10厘米長,長期以來,經廣泛栽培,毛被及葉型變化很大。
中國茶區遼闊,茶區劃分采取3個級別,即:一級茶區,系全國性劃分,用以宏觀指導;二級茶區,系由各產茶省(區)劃分,進行省區內生產指導;三級茶區,系由各地縣劃分,具體指揮茶葉生產。
國家一級茶區分為4個,即華南茶區、西南茶區、江南茶區、江北茶區。
江北茶區:南起長江,北至秦嶺、淮河,西起大巴山,東至山東半島,包括甘南、陜西、鄂北、豫南、皖北、蘇北、魯東南等地,是我國最北的茶區。江北茶區地形較復雜,茶區多為黃棕土,這類土壤常出現粘盤層;部分茶區為棕壤;不少茶區酸堿度略偏高。茶樹大多為灌木型中葉種和小葉種。
在中國的茶樹品種資源庫中,有一類非人工栽培也很少采制茶葉的大茶樹,俗稱野生大茶樹。它通常是在一定的自然條件下經過長期的演化和自然選擇而生存下來的一個類群,不同于早先人工栽培后丟荒的"野茶"。當然,這是相比較而言的。在人類懂得栽培利用之前,茶樹都是野生的。
3. 中國有幾大茶區是如何分布的
我國是出產綠茶最多的國家,所產綠茶占世界綠茶總產量的近百分之六十。
在我國的許多的省份都出產茶葉,但主要集中在南部各省。一般可以將我國的產茶區劃分為四大茶區:
1.江北茶區:
這是我國最北的產茶區。包括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山東、安徽、蘇北、河南、陜西、甘肅等地。主要的產品是綠茶。
2、江南茶區:
這是我國茶葉市場最為集中的地區。包括長江中下游以南的浙江、安徽、蘇南、江西、湖北、湖南、福建等地。茶的品種較多,有紅茶、綠茶、烏龍茶等,產量也很大,品質好。
3、華南茶區:
指南嶺以南的產茶區,即廣東、廣西、海南、臺灣等地。是我國最南的茶區。以生產紅茶、烏龍茶為主。
4、西南茶區:
只我國西南各省產茶區。一般認為這一帶是茶樹的原產地,地理和氣候很適宜發展茶葉生產。目前產量最大的綠茶和邊茶。
4. 中國茶區分為哪些茶區
普洱茶分為四大產區,易武產區、勐海產區、臨滄產區、普洱產區,其中易武產區的特點為梗多梗長,老葉多;勐海產區的特點為芽頭肥壯又均勻;臨滄產區的特點為黑色條索比例稍多;普洱產區的特點為中小型葉種,芽頭細小。
5. 我國茶區分為幾大茶區
我國有浙江、江蘇、安徽、福建、四川、云南、廣東、海南、江西、臺灣等23個省市區產茶,從海拔幾十米的平原到海拔2600米的高山,有上千個縣市產茶。而各地的地形、土壤、氣候等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些差異對茶樹生長發育和茶葉生產發育和茶葉生產影響極大。正所謂高山出好茶,在不同地區,生長著不同類型、不同品種的茶樹,從而決定了不同的茶葉品質。
目前我國茶區大致分為4個,即:江北茶區、江南茶區、西南茶區、華南茶區。
1. 江北茶區:江北茶區位于長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陜西、甘肅、山東等省和皖北、蘇北、鄂北等地。江北茶區主要生產綠茶。 是我國最大的茶區。茶樹大多為灌木型中葉種和小葉種。
江北茶區地形較復雜,與其他茶區相比,氣溫低,積溫少,茶樹新梢生長期短,適宜制作綠茶,香高味濃。
2. 江南茶區:江南茶區位于中國長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蘇南、鄂南等地,為中國茶葉主要產區,年產量大約占全國總產量的2/3。茶樹大多為灌木型中葉種和小葉種,以及少部分小喬木中葉種和大葉種。
江南茶區大多處于低丘低山地區,也有海拔在1000米的高山,如浙江的天目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廬山、安徽的黃山等,幾乎都是“高山出好茶”的名茶產區。高山茶園土壤涂層深厚,土質較肥沃,而低丘茶園,土層淺薄,土壤結構差,有“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團糟”的現象。該茶區適宜發展綠茶、青茶、花茶和名特茶。
3. 西南茶區:西南茶區位于中國西南部,包括云南、貴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東南部,是中國最古老的茶區。茶樹品種資源豐富,生產普洱茶、紅碎茶、綠茶、花茶、邊銷茶、名特茶等。
云貴高原為茶樹原產地中心。地形復雜,有些同緯度地區海拔高低懸殊,氣候差別很大,大部分地區均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熱。土壤狀況也較為適合茶樹生長。
4. 華南茶區:華南茶區位于中國南部,包括閩中南,桂南,滇南,海南,臺,粵等省(區),為中國最適宜茶樹生長的地區,被譽為一類產區。有喬木、小喬木、灌木等各種類型的茶樹品種,茶資源極為豐富,生產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和云南普洱茶等。
6. 我國茶區劃分
茶葉區劃意思是指按照生態和茶葉經濟條件基本一致的原則,對茶區進行的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