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武夷山的成語
沒有
名山勝景:風景優美的山水景色。
讀音:míng shān shèng jǐng
引用:陳丹青《退步集》:種性還在,“大好河山”,也還在的,一時拆不盡,雖然名山勝景處多已架起進口的纜車。今年,長江三峽將有多少古鎮為千年江水所淹沒,沿岸山勢從此墮落,陡然矮下去了。
例句:多如繁星的宗派,熱鬧的人類城鎮,名山勝景這些都吸引著這些青年們。
擴展資料
近義詞:
名山勝川 [ míng shān shèng chuān ] 風景優美的著名河山。
出處:唐·房玄齡《晉書·孫統傳》:“縱意游肆,名山勝川靡不窮究。”
翻譯:隨心所欲的恣意游覽,風景優美的大好河山用不著深入的去鉆研。
例句:他覺得自己應該走出深山,游訪天下名山勝川,一來長長見識,二來顯顯名聲。
反義詞:
窮山惡水 [ qióng shān è shuǐ ] 形容自然條件很差,物產不豐富的地方:把~改造成了米糧川。
出處:孫犁《山地回憶》:“可是它使我想起很多事情,想起在阜平窮山惡水之間度過的三年戰斗的歲月,使我記起很多人。”
例句: 家鄉人民靠勤勞的雙手給窮山惡水披上了綠裝
2. 形容武夷山風景優美的成語
顛沛流離、青樓狎客、才華橫溢是形容柳永的詞語。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費縣(今山東費縣),北宋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 也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于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個性,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3. 形容武夷山風景
贊美大紅袍句子句段
1,武夷山,一個山靈水秀、仙境般的圣地,令人深往。 這里有一路煙霞的意境,鶯飛草長的氣息,鳥語花香的絮語,品茗悠茶的淡雅——但是,在這美麗之中倍受萬物矚目的焦點,無疑是作為這兒一顆綠色靈珠的“鎮茶之寶”大紅袍。
2,當嘗到一款名為“戲球金佛”的時候,我們被深深地吸引了。 琥珀色的茶湯,穩重而又通透,醇厚而又溫和。 香濃的杯底坐香,沁人心扉。 入口時前調呈現鮮明的花果香,中調適度的焙火香,尾調再現花果香,整體非常穩重順暢,令人心曠神怡。 身未動,心已遠,仿佛瞬間置身于大自然的山水間,呼吸吐納置身于巖骨花香,體脈經絡通融于經緯乾坤。
3,武夷大紅袍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后湯色橙黃明亮,葉片紅綠相間,具有明顯的“綠葉紅鑲邊”之美感。 大紅袍品質最突出之處是它的香氣馥郁,香高而持久,滋味醇厚,飲后齒頰留香,“巖韻”明顯,。 大紅袍很耐沖泡,沖泡七八次仍能感到原茶具有的桂花香味。
4. 形容武夷山的成語四個字
1.大別山,者陰山,太行山,
山里紅,山楂醬,爬香山,
祁連山,阿里山,唱山歌,
山連山,山東省,山西省,
山藥片,山寨版,山海關,
山海經,半山腰,山頂部,
山姆店,靠山屯,大涼山,
大山子,小山坡,沂蒙山,
云蒙山,走山路,小山村,
武夷山,峨眉山,昆侖山,
武當山,登泰山,觀山景,
5. 形容武夷山的詩句
1、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李清照《清平樂·年年雪里》
2、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歐陽修《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3、游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4、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謝枋得《武夷山中》
6. 形容武夷山的詞語
天游峰是武夷山第一險峰。
描寫天游峰的詩歌有這些:
①. 《登天游峰》宋?蘇軾
②.《天游峰》 宋?劉邊
③.《天游峰》 宋?陳觀
7. 形容武夷山的成語大全
沒有帶有幔字的成語 帶有幔字的詞語【布幔】:
1.布制的帷幕。
2.古代守城用具。【車幔】:1.車四周的帳幕。【窗幔】:1.窗上遮陽擋風的布幔。【毳幔】:1.即毳帳。【翠幔】:1.翠色的帷幔。【地幔】:地球內介于地殼和地核之間的部分,厚度約2,900多公里。【點蠟幔】:1.雕蠟成版而印染布幔。【帆幔】:1.帆篷。 2.借指帆船。【風幔】:1.擋風的帷幕。【佛幔】:1.佛龕上的帷幔。【黃幔】:1.黃色的幃幔。【絳紗幔】:1.猶絳帳。【錦幔】:1.錦制的帳幕。【酒幔】:1.酒店門前所懸的布招子。【黎幔】:1.黎族人制作的幛幕。詳"黎幕"。【羅幔】:1.絲羅帷幔。【幔城】:1.張帷幔圍繞如城,故稱"幔城"。【幔幕】:1.亦作"幔幙"。 2.帷幕。【幔幙】:1.見"幔幕"。【幔省】:1.用帳幔張蓋的臨時官署。【幔室】:1.用帷幕圍成的房間。【幔亭】:1.用帳幕圍成的亭子。 2.指福建武夷山。因山上有幔亭峰勝境,故稱。【幔帷】:1.帷幕。【幔屋】:1.帳篷。